电诈案再宣判:第五批中国籍嫌疑人认罪,被判一年监禁并罚款
2024年12月10日,尼日利亚经济与金融犯罪委员会(EFCC)在代号为“Eagle Flush”的大规模突袭行动中,一举抓获792名涉嫌参与网络诈骗的嫌疑人,其中包括148名中国公民,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。这起案件因涉案人数众多、范围广泛和金额巨大,成为近年来非洲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的标志性行动之一。
目前,该案已进入密集审理阶段,尼日利亚联邦高等法院也因此开启“加班模式”,加快对各批嫌疑人的判决进程。截至2025年7月1日,第五批中国籍嫌疑人已完成审理,判决结果正式公布。
在拉各斯伊科伊联邦高等法院,主审法官Dehinde Dipeolu主持审理了该批案件。庭审当天,五名中国籍被告人在原本提出“无罪抗辩”后临时变更立场,选择与检方达成“认罪协商”协议。根据判决结果,他们各被判处一年监禁,并需缴纳罚金100万奈拉(折合约人民币4500元)。服刑期满后,尼日利亚移民局将在七日内依法将其遣送回中国。此外,案件中所查获的电子设备、通讯工具等涉案物品将统一上缴联邦政府作为没收财产。
此次认罪的五名被告分别为:Guo Qiang、Yang Shumei(又名Wu You You)、Guo Zhi Yong、Zhang Jian Feng 和 Lu Yi Liang。
值得一提的是,EFCC在发布案件相关通告时,仍存在大量拼写错误与模板化内容重复的问题,引发公众对尼日利亚公务系统工作风格的再度调侃与质疑。
与此同时,涉案金额高达34亿奈拉(约合256万美元)的Huang Haoyu一案也于近期再度开庭。目前已传唤至第二位证人,案件涉及网络诈骗、洗钱等11项指控,正处于审理的关键阶段。EFCC已正式向联邦法院提出申请,希望加快整体案件进度。部分涉轻罪嫌疑人预计将优先通过“认罪协商”程序处理,以缓解司法系统压力。
不过,考虑到“非洲时间”惯常存在的办事缓慢与效率不稳现象,外界普遍对后续推进速度持谨慎态度——即便官方口头称“即将处理”,实际进展仍可能“遥遥无期”。